200块钱随叫随到-同城喝茶品茶,同城喝茶品茶,500元快餐4小时不限次数

“一生都要做合格的共产党员”(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·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)
发布时间: 2021年07月22日 09:07    作者: 林治波 宋豪新    来源: 人民网    浏览量: 2336

四川省原达县地委副书记周永开——

“一生都要做合格的共产党员”(奋斗百年路 启航新征程·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)

本报记者  林治波  宋豪新
2021年07月22日08:09 | 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
小字号

 

他坚守“人可以离休但共产党员永不会离休”的承诺,带领党员群众护林造林,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;他把群众当亲人,十余年捐资助学、扶贫济困,帮助和带动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;他严格自律,淡泊名利,倡导优良家风,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……他就是四川省原达县地委副书记周永开(见图,新华社记者王曦摄),被群众亲切地称为“草鞋书记”。

“党是我一生的追随”

盛夏时节,坐在家里的旧沙发上,早年间危险重重的地下斗争生活,周永开讲起来却如日常。

“小时候家里穷,读不起书,是共产党让我有书读?!敝苡揽嫠呒钦?,上世纪40年代,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在他的老家原达县地区巴中县建了一所学?!尚⊙А?/p>

这所学校的教师大多是来自延安和四川各地的地下党员。他们为贫苦学生捐赠学费,也让15岁的周永开实现了上学读书的梦想。在化成小学,周永开勤奋学习,知识却解答不了他内心的困惑:“国民党乡长欺压百姓,到处是土匪,农民受到剥削?!?/p>

学校老师经常教授进步思想,为周永开解疑释惑,照亮了周永开的世界。他想起幼年时家乡的红军,“不怕死,不摆架子,打土匪,办事公道,完全不一样的队伍?!彼爬鲜ρ?,思考如何改变旧社会。

1945年8月的一个夜晚,在巍巍青山的见证下,周永开举起右拳,庄严宣誓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“党是我一生的追随。”入党后,周永开从事地下组织工作。党的地方组织快速壮大,引起了敌人的警觉,他们开始抓捕共产党员。周永开不屈不挠,1948年回到家乡担任中共地下党巴中县委书记,继续坚持斗争。

“要把绿色还给大山”

离休前,在当地老百姓口中,周永开被称为“草鞋书记”。“大概是因为田坎跑得多,‘草鞋书记’就被大家叫开了。”忆起往事,周永开开怀大笑。

“人可以离休但共产党员永不会离休?!闭馐侵苡揽畛9以谧毂叩囊痪浠啊@胄莺?,他把目光投向了被誉为“大巴山动植物基因库”的花萼山。

在周永开的印象中,花萼山风景优美,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。可是,1993年11月,见到山上的情况后,他大吃一惊?!耙蛭?,当地人把树砍掉当柴烧,开荒种粮,生态破坏严重?!敝苡揽葱牟灰?。

“要把绿色还给大山?!钡诙?,他拿出积蓄购买了一批树苗,在山上租了两间茅草房,带着两位退休干部,?;せㄝ嗌剑黄鸶懵袒?。

3位老人白天拄着拐杖护林植树巡山,饿了吃干粮,渴了喝山泉;晚上睡在垫着棉絮的木板上,日子极其清苦。

当时,周永开已近七旬,身体还做过手术。一天下午3点多,他还没吃午饭,独自带病巡山,途中坐在石头上歇息,突然昏迷导致摔伤,幸好被当地群众发现后及时送到了医院。“我的命是老乡救的,我更应该对得起他们,尽心尽力?;ど搅??!弊≡阂桓龆嘣?,大家反复劝说,周永开不仅没下山,还把体弱多病的老伴也带上了山。

“莫砍树,不打猎,为了子孙后代要?;ず蒙搅帧!敝苡揽弑榛ㄝ嗌?1个乡镇30多个村,苦口婆心地向乡亲们宣传。在他的带动下,当地村民变砍柴为捡柴。

20多年来,周永开护林4万余亩,种植林木1300亩。周边村民?;ど搅值囊馐对銮?,还自发造林上百亩,林业部门也在花萼山实施公益林项目。2007年,花萼山建成国家级自然?;で?/p>

护好山林,目的是为让群众过上好日子。周永开一直琢磨着,要依托绿水青山帮群众发展绿色经济。

“1995年,有段时间他三天两头找我们开会,商量发展药材产业。”时任官渡镇项家坪村文书的项尔方回忆?;ㄝ嗌降囊吧啾雌分室涣鳎芊袢斯ぶ种??周永开买来种子,找到项家坪村村民李如银:“老李,你先试种。我联系了一家中药材种植基地,你去学,费用不用操心。”如今,项家坪村成立了萼贝专业合作社,萼贝年产值达上千万元。

“要做到对党忠诚、清正廉洁、敢于担当……”

“我是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,理应知恩图报?!闭饩淦邮滴藁幕?,是周永开一生的追求。

在花萼山守山护林的岁月里,每次上山前,周永开都要动员身边的亲戚朋友为贫困户捐款捐物,然后请人背上山,挨家挨户发送。村民蒋大杰说:“他送给我们的衣服有好几套了,我们也学他,拿了两套送给了更困难的人?!?/p>

对待群众如此“大方”的周永开,对自己和家人却很“抠门”。

在达州一个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老旧小区里,周永开和老伴住了30多年。房子不大,值钱的家电只有一台旧电视机和一台旧空调。孙女周婧说,2005年,达州市纪委集资建房,周永开本可以优先选择?!翱梢担彝顺?,机会让给年轻同志?!?/p>

多年来,周永开没给老伴儿买过一件首饰,没给儿女送过一件礼物。老伴儿说,“他不懂那些”。儿女说,“已经习惯了”。但他们都知道,看似没有人情味儿的周永开,对老百姓最深情。

2014年,周永开回到母?;尚⊙В吹讲俪〗锹淅锕铝懔愕刈乓幻?,便向老师仔细询问这个学生的情况。了解到他是因为家庭条件差而自卑后,周永开对他说:“人穷,志不能穷?!贝幽悄昶穑磕昕?,学校都会准时收到周永开寄来的3000元钱,用于资助这名学生。

“小时候很少见到爷爷,只知道他做好事去了。长大后,看到乡亲们那么尊敬爷爷,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?!敝苕核怠N曳?,周永开还在家里搞了个评比,评比标准则是一年里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。

“一生都要做合格的共产党员?!绷魇诺氖撬暝?,不变的是信仰。周永开常说:“我们要做到对党忠诚、清正廉洁、敢于担当……”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1年07月22日 05 版)